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4月19日至20日,國家能源局會同陜西省人民政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召開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系統總結近年來煤礦智能化示范建設經驗,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下一階段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京東出席會議并作工作部署,陜西省常務副省長王曉、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梁嘉琨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魯俊嶺主持會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部、國家礦山安監局有關司局負責同志,23個產煤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煤炭行業主管部門、煤炭企業,有關涉煤中央企業、通信信息公司以及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煤機裝備制造企業等負責同志,陜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陜煤集團副總經理趙福堂,陜煤集團黨委委員、陜西煤業總經理王世斌,陜西煤業常務副總經理李孝波,陜煤集團總經理助理、黃陵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雷貴生參加會議。王世斌代表陜煤集團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
會上,有關產煤省區煤炭行業主管部門、煤炭企業、科研創新單位作了現場經驗交流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作了專題講座。
會議指出,近年來,各產煤省區、煤炭企業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能源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煤礦智能化建設,加快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少人,行業技術裝備、創新能力、管理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043個、掘進工作面1277個,其中全國首批示范煤礦累計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個、掘進工作面239個,涵蓋產能6.2億噸/年,單面平均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噸/年,智能化建設總投資規模近2000億元,有力推動煤炭生產方式加快實現根本性變革,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會議強調,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是保障煤炭安全穩定供應的關鍵舉措,是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煤炭行業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抓住當前煤礦智能化建設的歷史機遇和有利局面,強化責任擔當,細化政策措施,以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
會議要求,各產煤省區和煤炭企業要以提升煤炭安全供應保障能力為中心,圍繞智能化建設階段性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一是突出示范帶動,加緊組織做好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驗收,促進驗收成果借鑒運用,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分類分級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二是加強政策引導,研究出臺適合本地煤礦實際的政策措施,更好激發煤炭企業推進智能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推進科技創新,重點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為煤礦智能化技術躍升提供動力;四是堅持標準引領,建立健全煤礦智能化標準體系,支持建成全國統一、可兼容、可迭代升級的煤礦智能化管理系統;五是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專業化培訓,提高煤礦智能化人才隊伍保障能力;六是加強協調聯動,發揮煤礦智能化協調機制作用,形成智能化發展整體合力,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重視支持煤礦智能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在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煤礦智能化科技創新、通信信息技術、先進技術裝備等展區,通過現場講解、視頻介紹、展板圖文、宣傳手冊、實物模型等形式,參觀了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成效和科技創新成果展覽。
“多年來,在黑暗的地下,井下工作者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送去了溫暖,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我代表國家能源局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大家辛苦了!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礦工精神,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煤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痹谥腔坳兠赫箙^,任京東現場與陜煤集團所屬礦井生產一線進行了實時連線,親切慰問了戰斗在百米井下的一線礦工。
王世斌在大會上做經驗交流匯報,回顧陜煤智能化建設實踐 ,他從建強一套保障機制,打通網絡、數據信息傳輸“高速路”,以編制智能化建設“十四五”規劃、發布智能礦井建設標準、創建行業標桿為指引,堅持板塊—公司—礦井”三級聯動同推進,堅持緊扣裝備水平、巷道“三優兩提高”、人力資源結構調整、透明地質建設四大關鍵領域提升等五個方面介紹了陜煤智能化建設的“12334”工作法并分享了實踐中的切身感悟。
在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和二號煤礦,與會人員深入智能化調度指揮中心、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智能快掘工作面、矸石制漿充填項目現場等地,對該公司智能管控云平臺、AI+NOSA智能風險管控系統、5G+透明地質無人干預自主規劃截割系統、智能快掘系統、智能化選煤廠、井下智能選矸與采空區注漿處置系統等“智能礦井 智慧礦區”建設和應用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和深入了解。(陳博文)